通知公告
您的位置
通知公告
东营市垦利惠能热电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
信息来源:垦利惠能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时间:2017-8-15 17:27
 
                         预案编号:HNRD:02

东营市垦利惠能热电有限公司
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



编写:杨庆华、刘增鹏
审核:郑启泉、张增利
批准:王立安


二〇一七年八月


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批准页


编制:(人员签名)                     年    月    日
评估:(人员签名)                     年    月    日
复核:(人员签名)                     年    月    日 
批准:(人员签名)                     年    月    日  


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发布令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其它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的要求,有效防范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保护人员生命安全,减少单位财产损失,本单位特组织相关部门和机构编制了《东营市垦利惠能热电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该预案是本单位实施应急救援的规范性和指导性文件,用于指导本单位针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救援行动。
  本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于2017年8月15日批准发布,2017 年8月15日正式实施。本单位内所有部门均应严格遵守执行。




                            主要负责人:王立安
                            二〇一七年八月

目  录
1 总则 - 7 -
1.1 编制目的 - 7 -
1.2 编制依据 - 7 -
1.3 适用范围 - 8 -
1.4 事件分级 - 8 -
1.5 工作原则 - 9 -
1.6 应急预案关系说明 - 10 -
2公司情况简介 - 10 -
2.1厂区情况 - 10 -
2.2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 - 11 -
3 组织机构和职责 - 11 -
3.1 组织机构 - 11 -
3.2环境救援领导小组及职责 - 12 -
3.2.1指挥领导小组职责 - 12 -
3.2.2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 13 -
4 预防与预警 - 17 -
4.1预警行动 - 17 -
4.1.1预警的条件 - 17 -
4.1.2预警的分级 - 18 -
4.1.3预警发布方法及措施 - 18 -
4.2预警发布及解除程序 - 20 -
5应急响应 - 20 -
5.1 响应程序和流程 - 20 -
5.2 分级响应 - 22 -
5.3 启动条件及应急响应措施 - 23 -
5.3.1Ⅳ级应急响应程序启动的条件及相应措施 - 23 -
5.3.2Ⅲ级应急响应程序启动的条件及相应措施 - 23 -
5.3.3Ⅱ级应急响应程序启动的条件及相应措施 - 23 -
5.3.4Ⅰ级应急响应程序启动的条件及相应措施 - 24 -
5.4 信息报告与处置 - 24 -
5.4.1 信息报告 - 24 -
5.4.2 信息网络 - 24 -
5.4.3 信息上报 - 25 -
5.4.4 信息的发布程序 - 26 -
5.4.5 与外界信息沟通的责任人及具体方式 - 26 -
5.5 应急准备 - 26 -
5.6 应急监测 - 26 -
5.7公司周边环境情况 - 28 -
6环境风险源分析及处置 - 29 -
6.1应急预案制定目的与范围 - 29 -
6.2公司危险品储存设施情况 - 29 -
6.3危险特性 - 30 -
6.4利用和处置 - 32 -
6.5危险化学品分析 - 32 -
6.6应急启动级别及条件 - 33 -
6.7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 35 -
6.8泄漏控制 - 35 -
6.9泄漏物的处置 - 36 -
7现场应急处置 - 36 -
7.1盐酸泄漏应急处置 - 36 -
7.1.1盐酸泄漏原因 - 36 -
7.1.2泄漏危害程度 - 36 -
7.1.3应急报告内容 - 36 -
7.1.4盐酸设备及管道突发泄漏应急处置。 - 37 -
7.1.5盐酸罐溢流突发故障应急处置 - 37 -
7.2氨水泄漏应急处置 - 38 -
7.2.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 38 -
7.2.2事故类型与引发事故的原因 - 38 -
7.2.3危害程度 - 38 -
7.2.4氨水泄漏事故预防措施: - 39 -
7.2.5氨水储罐突发泄漏应急处置 - 39 -
7.2.6泄漏物处理 - 39 -
7.3干气泄漏应急处置 - 40 -
7.4大气污染事件应急措施 - 41 -
7.4.1锅炉烟气泄漏应急处置: - 41 -
7.4.2锅炉烟气超标排放应急处置 - 42 -
7.5重污染事天气应急措施 - 42 -
7.5.1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 - 42 -
7.6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 - 43 -
8安全防护 - 48 -
8.1应急人员的防护 - 48 -
8.2应急避险程序 - 48 -
8.3受灾群众的安全防护 - 48 -
8.4事故现场的保护 - 49 -
8.5事故现场的洗消 - 49 -
9次生灾害防范 - 50 -
9.1次生灾害 - 50 -
9.2对次生灾害的防护要求 - 50 -
10.应急状态解除 - 50 -
10.1应急终止条件 - 50 -
10.2应急终止命令的程序 - 51 -
10.3事故处理 - 51 -
11 善后处置 - 52 -
11.1 事故后果影响消除 - 52 -
11.2善后赔偿 - 52 -
11.3应急能力评估和应急预案修订 - 53 -
12 应急保障 - 53 -
12.1 应急保障计划 - 53 -
12.2保障措施 - 53 -
12.2.1通信与信息保障 - 53 -
12.2.2应急队伍保障 - 54 -
12.2.3应急物资供应保障 - 54 -
12.2.4经费保障 - 54 -
12.2.5其他保障 - 54 -
12.3应急资源 - 54 -
12.4应急物资和装备保障 - 55 -
12.5 应急通讯 - 55 -
12.6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 - 56 -
12.7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 - 56 -
12.8其他保障 - 57 -
13预案管理 - 57 -
13.1 预案培训 - 57 -
13.1.1 班组级(Ⅳ级) - 57 -
13.1.2部门级(Ⅲ级) - 58 -
13.1.3 公司级(Ⅱ和Ⅰ级) - 58 -
13.1.4周边人员应急响应知识的宣传 - 59 -
13.2预案演练 - 59 -
13.2.1 演练准备 - 59 -
13.2.2演练范围与频率 - 60 -
13.2.3演练组织 - 60 -
13.2.4演练评估与总结 - 60 -
13.3 预案修订 - 60 -
13.4 预案备案 - 61 -
14奖惩 - 61 -
14.1 奖励 - 61 -
14.2 责任追究 - 61 -
15 附则 - 62 -
15.1 预案的签署和解释 - 62 -
15.2 预案的实施 - 62 -
16附件 - 62 -
附件1公司应急通讯录 - 63 -
附件1-1公司应急通讯录 - 63 -
附件1-2抢险救灾组成员名单 - 63 -
附件1-3医疗救护组成员名单 - 63 -
附件1-4警戒疏散组成员名单 - 63 -
附件1-5资供应组成员名单 - 64 -
附件1-6现场监测组成员名单 - 64 -
附件1-7通讯联络组成员名单 - 64 -
附件1-8善后处理组成员名单 - 64 -
附件2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 - 64 -
附件3应急指挥体系图 - 65 -
附件4公司地理位置图 - 66 -
附件5公司平面布置及撤离路线图 - 67 -
附件6:周边环境状况图 - 68 -
附件7:单位重大环境风险源(生产及储存装置等)分布位置图 - 69 -
附件8应急物资及消防设施配备表 - 70 -
附件9生产工艺流程图 - 71 -
附件10主要危化品理化性质 - 72 -
附件10-1碱液理化性质 - 72 -
附件10-2盐酸理化性质 - 72 -
附件10-3氨水理化性质 - 73 -
附件11:设有围堰的储罐 74
附件12:废水收集池 74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保障公司人员、财产和环境生态的安全,防止突发环境事故,以及发生环境事故时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环境污染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生态的破坏,根据《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和修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指南》、《国家环保总局《省(区、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和有关规定,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横向协调,外援为辅”的原则,特制定本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
1.2 编制依据
明确预案编制所依据的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部门文件,有关行业技术规范标准,以及企业关于应急工作的有关制度和管理办法等。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1日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1日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12月1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
    (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
    (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44号令);
    (7)《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
    (8)《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
    (9)《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范》(GB16483);
(10)《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 [2004]2号);
(1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防范环境风险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
(12)《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安监总危化[2006]10号);
(13)《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14)《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安监管危化字[2004]43 号);
(15)《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令[2008]第1号)
(16)《危险化学品名录》(2016版)
(17)《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18)《山东省半岛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676-2007)
(19)《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
(20)《山东省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664-2013);
1.3 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是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范围,只适用于东营市垦利惠能热电有限公司。
1.4 事件分级 
根据《山东省突发事件分类和分级标准》,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
1.4.1满足下列情形之一者,为Ⅰ级突发环境事件
1、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20万元以上的;
2、有人员中毒死亡的;
3、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1000人以上的;

4、事件危害可引起大面积污染,跨区域污染,并有迅速扩大或发展趋势的。
1.4.2满足下列情形之一者,为Ⅱ级突发环境事件:
1、造成的直接经济损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
2、有人员出现明显中毒症状的;
3、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200人以上1000人以下的;
4、事件危害影响到周围地区、经自救或一般救援不能迅速予以控制,并有进一步扩大或发展趋势的。
1.4.3满足下列情形之一者,为Ⅲ级突发环境事件:
1、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
2、有人员出现中毒症状的事件;
3、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50人以上200人以下的;
4、事件危害在一定范围内,经自救或组织救援能予以控制,并无进一步扩大或发展趋势的。
1.4.4满足下列情形之一者,为Ⅳ级突发环境事件
除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突发环境事件以外的突发环境事件。
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元以下的环境污染事件。
1.5 工作原则
1)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和加强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机制,切实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快速反应、及时控制;
2)按照“先控制后处理”的原则,迅速查明事件原因,果断提出处置措施,防止污染扩大,尽量减小污染范围;
3)以事实为依据,重视证据、重视技术手段,防止主观臆断;
4)制定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处置人员及周围群众的人身安全;
5)明确自身职责,妥善协调参与处置突发事件有关部门或人员的关系。
1.6 应急预案关系说明
公司主要应急预案为:1)重污染天气专项环境应急预案2)盐酸泄漏专项环境应急预案;3)碱液泄漏专项环境应急预案;4)氨泄漏专项环境应急预案; 5)干气泄漏专项环境应急预案

2公司情况简介
2.1厂区情况
东营市垦利惠能热电有限公司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绿洲路99号。公司成立于2003年8月,是经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鲁计基础[2004]742号文件批准,由山东垦利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出资兴建的热电联产企业,注册资金3000万元。主要承担了垦利石化产业园区工业企业生产用汽及垦利区新区办公楼、居民住宅冬季采暖任务。
公司拥有YG-75/5.29-M12型循环流化床锅炉三台,C12-4.9/0.98型汽轮机两台,QFW-1.5-12型发电机两台。同时配有废气治理设施电袋复合除尘器三台,石灰石石膏法脱硫装置一套,烟气脱硝装置三套,湿式电除尘器一台。公司主要产品为电力、蒸汽,年发电能力2.1亿千瓦时,年产汽能力197.1万吨。
公司现有职工222人,下设12个部门(车间),分别是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运行班组、锅炉工段、汽机工段、电气工段、化水工段、输煤工段、检修保全工段、电仪工段、煤场管理、财务部。锅炉、化水、电气等重要岗位在职人员全部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率100%。
厂区坐西朝东,东西长568.35m,南北宽352.45m,设有两处朝东的大门。北侧东大门为大车(如:运煤、拉灰、拉渣车辆)出入通道,一般不开放;南侧东大门位于厂区最南头,为职工及外来人员进出通道。从南侧东大门进入厂区后一直向西约200米处,为公司办公楼,办公楼西侧为凉水塔、储水罐,办公楼东侧一路之隔为新化水车间,北侧紧挨着为老化水车间和化水罐区,再往北过一条东西路为生产区域,包括电气主控制室、机炉主控室、脱硫控制室、各配电室,输煤通廊,厂区西北面为煤场、灰库。
公司西侧紧邻垦利石化集团催化剂车间,东侧紧邻绿洲路,南北两侧为空地,周边比较开阔。
2.2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
(1)大气污染物
公司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锅炉废气,产生的SO2、烟尘、NOx经脱硝、脱硫除尘达标后通过烟囱高空排放。
(2)水污染物
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水主要为脱硫除尘废水、初期雨水以及事故应急产生的废水,经公司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回收利用。
3 组织机构和职责
3.1 组织机构
环境救援领导小组
为更好的搞好公司的环境安全工作,提高环境事故应急处理能力,成立安全生产环境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安全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的应急救援管理工作。
指挥领导小组由以下人员组成:
总 指 挥:王立安    (总经理)
副总指挥:郑晓东    (书记)
小组成员:郑启泉(副总经理)、张增利(副总经理)、王伟(水处理工段长)、王俊栋 (安全员)、杨庆华(脱硫工段长)、赵宝芝(生产管理部主任)
3.2环境救援领导小组及职责
3.2.1指挥领导小组职责
1)总指挥职责:负责下达启动和关闭环境应急救援预案的指令,组织指挥公司的应急抢险及救护工作。
2)副总指挥职责: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抢险及救护的具体指挥工作。当总指挥不在现场时,副总指挥行使总指挥职责;
3)环境救援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职责:
①在现场指挥应急处置小组进行现场处置、调查、取证工作,根据指示,启动公司事故应急预案;
②遵循以人为本,先救人的原则处理事故,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环保措施,防止事故扩大或蔓延,指导现场人员安全撤离危险区域,随时向领导小组报告事故发展状况和人员伤亡情况;
③指挥应急监测小组开展应急监测,确定污染物种类、范围、程度;
④发生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应急抢险及救护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⑤根据现场调查、取证结果,确定事件处置的技术措施;
⑥协调有关部门,指导污染区域的警戒工作;
⑦组织恢复生产;
⑧负责对外组织协调、分析事件原因、向应急领导组报告现场处置情况;
⑨应急领导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3.2.2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应急办公室)设在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由王俊栋担任应急办公室主任。其主要职责:
(1)负责承办应急领导小组的日常管理工作;
(2)接受环境事件的报警信息,根据报警信息,初步判断事件的类型和预警级别,并向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报告;
(3)按照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的指示,迅速派出事件调查取证和监测先行队伍,根据反馈的信息确定事件的类型和预警级别;
(4)负责事件调查处理的信息传递、组织协调、督查督办和相关保障工作;
(5)组织协调相关单位拟定不同类型事件的具体处理措施,指导实施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预案演练。
环境救援应急指挥体系图

3.2.3环境救援工作小组组成、分工及职责:

①通讯联络组:

负责人:郑启泉

电  话:15698089122

成  员:张金国、姚福财、邢玉敏、姜波、袁义明

负责与各应急小组及对外有关部门的通讯联络和情况通报。

②警戒疏散组:

负责人:赵宝芝

电  话:18562938511

成  员:张明、马振宇、杨建民

⑴根据风向及泄漏情况及时确定管制道路,禁止车辆和行人通行,每年对队伍人员演练效果进行评审,组织学习和演练;

⑵协助做好现场人员抢救工作,协助做好中毒人员的救助工作;

⑶查清现场人员防止造成人员伤亡,及时向上级应急救援组织提出援助请求和汇报;

⑷协助事故调查;

⑸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

③污染源处理抢修小组:

负责人:张增利

电  话:18554689825

成  员:李洪林、高玉华、马亮、杨庆华、王贵金

⑴按照应急预案开展工作,制定抢险方案并实施;

⑵调用必要的机械、设备及其他物资进行救援;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采取果断有效的安全环保措施,控制消除危险,防止事故扩大;

⑶查清现场人员防止造成人员伤亡,及时向上级应急救援组织提出援助请求;

⑷根据泄漏源的性质,利用相应的器材和物资进行扑救,控制污染源,救出被困人员,防止事故扩大。

⑸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

⑹组织恢复生产。

④应急监测小组:

负责人:王伟

电  话:18562938323

成  员:任广营、张世吉

⑴做好大气、水质检测联系工作;做好检测方案的制定、学习和评审工作;

⑵协助事故调查工作;总结应急检测经验;

⑶做好现场检测工作为领导小组提供有效真实的监测数据,以使小组成员能够做出科学、合理的指令;

⑷接到现场检测指令后,组织两人以上人员佩戴好防护用品及时赶到事故现场周边环境,根据检测要求,有代表性并分组进行检测;

⑸查清现场检测人员人数,防止造成次生事故致使人员伤亡事故,及时向上级应急救援组织提出援助请求和汇报。

⑹负责起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的仪器设备名录、规格型号;

⑺领导布置的其他工作。

⑤医疗救护组:

负责人:王建忠

电  话:18562938677

成  员:聂秋荣、杨涛、李吉芳

⑴负责事故现场的伤员转移、救助工作;

⑵协助医疗救护部门将伤员护送到相关单位进行抢救和安置;

⑶发生重大污染事故时,组织厂区人员安全撤离现场;

⑷防中毒药品的准备工作;做好各种医疗救护方案的制订、落实工作;

⑸协助事故调查;每年组织救护人员学习和演练,并对医疗救护方案进行评审,提出改进措施,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

⑹做好现场救护工作。现场救护中接到救护命令后,组织两人以上人员佩戴好防护用品及时赶到事故现场,并分类进行救治。

⑺查清现场救护人员人数,防止造成次生事故致使人员伤亡,及时向上级应急救援组织提出援助请求。

⑥物资供应组:

负责人:郑晓东

电  话:15698089119

成  员:袁建滨、薛奎英、李延选

⑴负责组织抢险物资的供应,组织车辆运送抢险物资;

⑵在事故发生时及时将有关应急装备、安全防护品、现场应急处置材料等应急物资运送到事故现场;

⑶负责厂内车辆及装备的调度。

⑦善后处理组:

负责人:王俊栋

电  话:18562938313

成  员:刘增鹏、姜国梁、韩会琴、车敏

⑴了解伤亡人员情况,制定善后处理方案;

⑵接待伤亡人员家属并安排食宿;

⑶向受伤人员家属通报治疗情况。

⑧应急咨询专家组

负责人:王立安

电  话:13589959890

成  员:郑晓东、郑启泉、张增利

应急咨询专家组职责:

⑴指导应急预案的编制及修改完善;

⑵掌握公司区域内重大危险源及易燃易爆、防火重点部位的分布情况,了解国内外的有关技术信息、进展情况和形势动态,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意见;

⑶对安全事故的危害范围做出科学评估,为应急指挥部的决策和指挥提供科学依据;

⑷参与事故危害范围、事故等级的判定,对事故影响区域的警报设立与解除等重大防护措施的决策提供技术依据;指导各应急小组进行现场处置;

⑸负责对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工作和财产损失程度评估工作。

⑨自救分队日常和应急职责:

①熟悉本部门生产、使用、贮存化学品的种类和性质及分布。

②熟悉各重点目标区的情况,熟悉本救援预案,积极参加应急救援训练和演习,提高业务能力。

③认真贯彻“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定期督促检查部门落实消防措施情况,定期维护、保养消防器材,做好消防的各项准备工作。

④负责较小事故的应急救援处理。

⑤发生较大事故时向公司救援指挥部报告,协助救援队工作。

4 预防与预警

4.1预警行动

4.1.1预警的条件

若收集到的有关信息证明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即将发生或发生的可能性增大,环境应急小组同专家讨论后确定环境污染事件的预警级别后,及时向单位领导、车间负责人通报相关情况,提出启动相应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警的建议,然后由单位领导确定预警等级,采取相应的预警措施。

4.1.2预警的分级

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预警。预警级别依据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事态,将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Ⅰ级(严重)、Ⅱ级(较重)、Ⅲ级(一般)和Ⅳ级(轻微)。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颜色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

根据可能带来的事故的影响范围和可控性,公司预警级别分成如下四级:

1、I级:设备、设施严重故障,发生火灾爆炸和大面积环境污染事故,影响范围大,难以控制,超出了公司的范围,使临近的单位受到影响或产生连锁反应,或需要外部力量,如需政府派专家人员、物质进行支援的事故。

2、II级:已发生火灾和环境污染严重,在短时间内可处置控制,只限制在公司内的现场周边地区或只有有限的扩散范围,影响到相邻的生产单元;未对周边企业、居民点产生影响的事故以。

3、III级:现场发现存在泄漏或火灾迹象将会导致较大环境污染事故;可以被第一反应人控制,可以很快隔离、控制和清理的危化品泄漏,限制在单位内的小区域范围内,不立即对生命财产构成威胁;不需要额外撤离其他人员。

4、IV级:现场发现存在迹象将会导致泄漏或燃烧等现象,可燃物质检测系统发出警报,经处理后不会发生泄漏、火灾爆炸等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4.1.3预警发布方法及措施

在确认进入预警状态之后,根据预警相应级别环境应急小组按照相关程序可采取以下行动:

1、立即启动相应事件的应急预案。

2、按照环境污染事故发布预警的等级,向公司以及附近企业和居民发布预警等级:

在I级预警状态下,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总指挥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向东营市环境保护局以及消防、公安、医疗卫生、安监等政府主管部门报告,请求应急救援力量支援;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先期应急措施。

在II级预警状态下,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副总指挥或现场各部门负责人,需要调度专业应急队伍进行应急处置;在第一时间内向总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报警,并视情随时续报情况,必要时总指挥向政府等应急救援力量请求援助。

在III级预警状态下,各部门负责人,需根据负责的本部门的情况,可完全依靠自身应急能力处理的,应启动各部门车间应急处置预案,及时处理。各部门负责人协调人应随时判断形势的发展,防止次生事故或衍生事故,甚至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的发生。

在IV级预警状态下,现场人员立即报告部门负责人并通知环保部门,部门负责人视现场情况组织现场处置,环保部门视情况协调相关部门进行现场处置,落实巡查、监控措施;如隐患未消除,应通知相关应急部门、人员作好应急准备。遇非工作日时,通知总值班人员,并及时报告应急指挥部总指挥。

3、根据预警级别准备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

4、指令各应急专业队伍进入应急状态,环境监测人员立即开展应急监测或联络外部机构进行监测,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

5、针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

6、调集应急处置所需物资和设备,做好其他应急保障工作。

4.2预警发布及解除程序

当环境污染事故可能影响到单位内部员工,严重的甚至波及周边地区,对公众和环境可能造成威胁,需以警报或公告形式告之。通过平日的事故应急演练,让员工、民众了解警报系统启动的时机、警报信号的不同含义。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发出警报的同时,应进行应急广播,向公众发出紧急公告,警报内容应包含:公众污染事故的性质、自我保护措施、注意事项、疏散的办法、疏散路线、安全场所等,同时,对外信息联络组专门处理公众和媒体的要求,以防媒体错误报导。

预警险情排除后,应急指挥部或根据上级部门指示宣布预警解除。

5应急响应

5.1 响应程序和流程

根据应急响应级别,建立应急响应程序,应急程序分为基本应急程序和专项应急处置程序。

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

按下列程序和内容响应:

开通与生产事故所在地事故应急指挥机构、现场应急指挥部、相关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通信联系,随时掌握事件进展情况。

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必要时成立事故应急指挥部。

及时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生产事故基本情况和应急救援的进展情况。

公司应急领导小组通知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分析情况。根据专家的建议,通知相关应急救援力量随时待命,为现场指挥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派出相关应急救援力量和专家赶赴现场参加、指导现场应急救援,必要时调集事发地周边地区专业应急力量实施救援。

事故、事件发生后,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接到报告,应迅速按事故可能后果进行判断,如达到应急响应标准,应立即向上级汇报,请求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公司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后,领导小组成员立即赶到集合地点,听取事故简单情况汇报,接受总指挥命令。

应急预案启动后,各功能单位应按相关程序进行应急救援。当事态无法控制时,应及时请求上级部门支持。

各应急救援专业队伍、职能部门在接到事故报警后,应迅速赶赴现场,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快速实施救援,防止事态扩大,并将伤员救出危险区域和组织员工及群众撤离、疏散。

事故应急处理程序图如下:

图5-1 事故应急处理程序图

5.2 分级响应

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环保事故应急响应坚持属地为主的原则,各应急救援队伍按照有关规定全面负责环境事故应急处置、协调、支援工作。 

按环境事故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响应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及时请求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

5.3 启动条件及应急响应措施

5.3.1Ⅳ级应急响应程序启动的条件及相应措施

启动Ⅳ级预警时,启动Ⅳ级应急响应:

(1)启动车间级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向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报告并告知事件进展看情况;

(2)调动车间应急队伍;

(3)协调组织车间内部应急救援力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4)需要公司其他部门的应急救援力量支援时,向应急指挥部提出请求。

(5)按照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的应急措施开展事故应急措施。

5.3.2Ⅲ级应急响应程序启动的条件及相应措施

启动Ⅲ级预警时,启动Ⅲ级应急响应:

(1)启动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报告并告知事件进展看情况;

(2)启动环境事件应急指挥机构;

(3)协调组织公司内部应急救援力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4)需要公司其他部门的应急救援力量支援时,向应急指挥部提出请求。

(5)按照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的应急措施开展事故应急措施。

5.3.3Ⅱ级应急响应程序启动的条件及相应措施

启动Ⅱ级预警时,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1)启动并实施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向县市环保部进行报告;

(2)启动公司环境事件应急指挥机构;

(3)协调组织公司内部应急救援力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4)需要其他应急救援力量支援时,向所在地环保、安全等有关部门等提出请求。

5.3.4Ⅰ级应急响应程序启动的条件及相应措施

启动Ⅰ级预警时,启动Ⅰ级应急响应:

(1)开通与突发环境事件所在地环境应急指挥机构、现场应急指挥部、相关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通信联系,随时报告和掌握事件进展情况;

(2)立即向区、市环保部门报告,公司立即成立环境应急指挥部;

(3)及时向区环保部门报告突发环境事件基本情况和应急救援的进展情况;

(4)通知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分析情况。根据专家的建议,通知相关应急救援力量随时待命,为应急指挥机构提供技术支持;

(5)派出相关应急救援力量和专家赶赴现场参加、指导现场应急救援,必要时调集事发地周边地区专业应急力量实施增援。

(6)我公司内部救援力量按照应急措施方案进行实施救援。

5.4 信息报告与处置

5.4.1 信息报告

环保事故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应当在5分钟内报告值班人员或应急领导小组的有关人员,报告事故时,应清楚的说明事故发生的地点、事态大小、人员伤亡情况。值班人员或领导小组有关人员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在1小时内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同时向上一级相关专业主管部门报告,并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紧急情况下,可以越级上报。 

负责事故认定的单位,在确认重大事故后,1小时内报告上级相关专业主管部门,并通报其他相关部门。

5.4.2 信息网络

公司应急救援人员之间采用电话进行联系,应急救援小组的电话必须24小时开机。电话号码发生变更的,必须在变更之日起48小时内向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报告。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必须在接到变更报告后24小时内向各成员和部门发布变更通知。

5.4.3 信息上报

环保事故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初报从发现事件后起1小时内上报;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随时上报;处理结果报告在事件处理完毕后立即上报。

图5-2 环境应急事故报告流程图

初报可用电话直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环境应急事故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危险源、主要危害物质、人员受害情况、环境污染范围及程度、事件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等初步情况。 

续报可书面报告或其他形式,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

处理结果报告采用书面报告,处理结果报告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职能管理部门和工作内容,出具有关危害与损失的证明文件等详细情况。

5.4.4 信息的发布程序

办公室负责突发生产事故信息对外统一发布工作。突发环境事故发生后,要及时发布准确、权威的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及时通知并疏散周围群众,从安全、稳定的大局出发,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图 5-3 信息的发布程序图

5.4.5 与外界信息沟通的责任人及具体方式

与外界信息沟通的责任部门: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

沟通的具体方式:电话、网络、传真、稿件等方式进行沟通。

5.5 应急准备

有关类别事故专业指挥机构接到特别重大事故信息后,主要采取下列行动: 

(1) 结合实际启动并实施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2) 启动本部门的应急指挥机构; 

(3)协调组织应急救援力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4)需要其他应急救援力量支援时,向有关部门提出请求。

5.6 应急监测

(1)当发生环境应急事件时应急办公室应立即通知监测小组做好应急监测各项准备工作。现场采样监测人员20分钟内做好准备,携仪器设备、采样器具、防护设备赶赴事故现场进行调查、监测和采样。报告人员作好资料收集。

(2)现场监测人员到达现场进行污染状况调查后,立即向应急办公室汇报现场情况,以便及时了解污染状况,决定是否增加监测点位、项目和频次,是否增加现场监测人员和仪器。对无法监测或不具备监测条件和能力的项目时,应向上一级部门报告,请求技术支援,提请环境监测部门协调解决。

(3)样品的保存与运输

①在采样前根据样品性质、成份和环境条件,根据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加入保存剂。

②在现场工作开始前确定好样品的运输方式以防延误分析时机。

③在运输前应检查现场采样记录、核实样品标签是否完整,所有样品是否全部装车。

④样品运输必须配有专人押运、防止样品损坏或致污。移交样品时,应进行核对并办妥交接手续。

(4)实验室分析

实验室分析人员接到分析样品后,立即进行样品分析,并接受质量控制组的考核和检查,接受应急监测工作组和技术管理小组的指导,准确、快捷地完成样品分析,做好原始记录,提交分析报告。

(5)报告编制与提交

应急监测小组完成监测任务后,同步收集资料为编制报告做准备。待监测、分析数据出来后,认真进行数据处理,按职责认真进行报告审核,以最快的速度提交报告。

(6)应急办公室收到应急监测报告后,应严格、全面地审核报告,在确认监测报告数据具有监测数据的“五性”后,批准报告并提交所属相关部门,同时按规定报上级有关部门。

(7)应急监测人员或应急办公室人员应按区政府相关部门要求,积极配合工作,并按其要求提供相关监测数据和报告。

 (8)对环境风险源采取的管理措施

对较大环境风险源采取的预防措施主要有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教育措施、以及个体防护措施三个方面,对于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实行承包责任制度,我公司经理任安全承包责任人,同时指定一名环保主管人员,专人负责落实各项安全环保措施的落实,并定期对承包责任情况进行考核。对特种设备、防雷防静电等安全装置定期进行检测检验,及时维护保养,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每年对较大环境风险源至少进行一次全公司演练,每年最少组织培训学习一次,班组每周组织一次学习活动,领导亲自参加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岗位的班组活动。

(9)环境风险源应急监测措施

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和结束后,由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环保和职业卫生监测机构对事故现场的环境污染和岗位有毒有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估,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指挥部。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出现新的安全和环境污染因素时,需要制订和采取防护措施,并通知相关单位和人员。

5.7公司周边环境情况

(1)工程地质

厂区地质构造简单,地下是巨厚的黄河冲积岩和浅海沉积层,由粘土、亚粘土、亚砂土、粉细砂组成,分布范围不同,厚度不一,地耐力8-9吨/平方米。

(2)水文地质

由于厂区所在地处为黄河填海所形成,厂区地下水位较高,一般为1米左右,局部0.5米,土地碱化情况严重,地下水多为苦咸水。

(3)气候条件:属暖温带亚湿润季风气候区,其主要气候特点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干冷同期,气候适宜。春季(3-5月)气温回升快,降水少,日照时间长且湿度小,蒸发量大,大风多为南偏西向;夏季(6-8月)风速小,降雨多且集中,气温高二闷热;秋季(9-11月)雨量减少,气温急降,天气干爽;冬季(12-2月)天气寒冷,北风大,干燥,少雨雪。

平均气温11.7℃。极端气温最高5-8月均高于35℃,其中6月曾出现过39.6℃高温。冬季各月的平均气温均在0℃以下,极端最低气温冬季各月均低于-12.0℃,其中12月份曾出现过-18.0℃的低温。

(4)周边单位情况

公司周围无国家明文规定的特殊保护区,周围也没有生态敏感与脆弱区,也不属于社会关注区。

公司生产区南侧为办公区,西侧和北侧300米内为空地,其四周近处没单位没有对我单位产生不利影响危险源。

6环境风险源分析及处置

6.1应急预案制定目的与范围

为了有效最大限度降低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危险废物因发生意外泄漏或其他意外的突发或非突发事件导致危险废物泄漏到空气、土壤或水体中,对人体健康和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或危害,特制定《危险废物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化水车间及脱硫车间。

6.2公司危险品储存设施情况

 (1)碱液(NaOH)

公司碱液主要化学水处理应用。储存场所位于公司车间北侧罐区,碱储罐为1个100 m3碳钢储罐,碱罐区设有围堰,完全可以保证碱发生泄漏时,全部可以控制在围堰范围内,不会对周边单位造成污染。

(2)氨水(NH3·H2O)

公司氨水主要化学水处理应用和脱硝工段脱硝用。储存场所位于公司生产区最西北角,氨水储罐为2个40m3碳钢储罐,碱罐区设有围堰,完全可以保证碱发生泄漏时,全部可以控制在围堰范围内,不会对周边单位造成污染。

 (3)盐酸(Hcl)

公司盐酸主要化水阴阳床应用。储存场所位于公司车间北侧罐区,盐酸储罐为1个100m3碳钢防腐储罐,盐酸罐区设有围堰,完全可以保证盐酸发生泄漏时,全部可以控制在围堰范围内,不会对周边单位造成污染。

(4)干气

垦利惠能热电干气管道由天成建设有限公司于2007年10月开始建设,同年12月投入使用。该管线始于垦利石化集团焦化车间,终点至惠能热电院内,设计材质为20#、¢159*6、设计压力小于1.0MPa, 设计温度为常温,全长1500米,穿越黄河路、石化路,采用地下防腐埋设和地上支架保温架空铺设,其中地下防腐埋设1000米,架空铺设500米。

干气的物理特性:易燃、有毒、具有刺激性

引燃温度:(℃) 650-750

燃烧热:(kJ/mol)  889.5

爆炸上限:%(v/v) 1.5

爆炸下限:%(v/v) 1.0

危险类别:甲A

一旦发生泄漏,如不及时发现处理,将造成危害。

6.3危险特性

(1)碱液

碱液主要成分是30%氢氧化钠溶液。危险性类别: 第8.2 类碱性腐蚀品;禁配物:强酸、易燃或可燃物、二氧化碳、过氧化物、水。

(2)盐酸(Hcl)

 (3)氨水

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铵 ,无色透明,具有强烈刺激性臭味。

6.4利用和处置

(1)碱液

碱液主要用于化水阴床置换,残液排至中和池,中和后输送到脱硫作为脱硫补充水,不会再生二次危险废物。

(2)氨水

公司氨水主要用于锅炉烟气脱硝和锅炉水处理调节PH值,主要产物为水和氮气不会再生二次危险废物,。

(3) 盐酸

主要是用于化水水处理的树阳床置换,残液排至中和池,中和后输送到脱硫作为脱硫补充水,不会再生二次危险废物。

6.5危险化学品分析

碱液风险分析(见下表)

碱液危害辨识与危险评价登记表(LEC法)

氨水风险分析(见下表)

氨水危害辨识与危险评价登记表(LEC法)

盐酸风险分析(见下表)

盐酸危害辨识与危险评价登记表(LEC法)

6.6应急启动级别及条件

I级和II级(完全紧急状态)

1、公司危险物是碱(30%左右的氢氧化钠溶液),碱储存在车间北侧罐区,存储能力达到100吨,碱罐区设有围堰,可以完全保障当废碱发生泄漏时不会对厂外环境、土壤等构成污染,因此一般不用启动I、II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公司危险物是氨水(浓度为20%的氨水溶液),氨水储存在公司西北角,存储能力达到80吨,碱罐区设有围堰,可以完全保障当氨水发生泄漏时不会对厂外环境、土壤等构成污染,因此一般不用启动I、II级事故应急救援预预案。

3、公司危险物是盐酸(30%左右的盐酸溶液),盐酸储存在车间北侧罐区,存储能力达到100吨,盐酸罐区设有围堰,可以完全保障当酸液发生泄漏时不会对厂外环境、土壤等构成污染,因此一般不用启动I、II级事故应急救援预

4、公司危险物是干气该管线始于垦利石化集团焦化车间,终点至惠能热电院内,设计材质为20#、¢159*6、设计压力小于1.0MPa, 设计温度为常温,全长1500米,穿越黄河路、石化路,采用地下防腐埋设和地上支架保温架空铺设,其中地下防腐埋设1000米,架空铺设500米。主要危害是管线破裂造成干气泄漏。因输送压力低并掺有除异味剂,两侧有压力表和流量计能很快判断是否发生泄漏并及时处理,泄漏时对场外环境、土壤等构成污染,一旦发生干气泄漏事故,只要向垦利石化调度室通知关闭干气总阀即可终止事故,因此一般不用启动I、II级事故应急救援预。

Copyright @ 2024 山东垦利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ICP16022047 鲁公网安备37052102000249号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